计算机图形学:第2章 图形系统
使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处理时,需要有一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计算机图形系统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支撑环境。本章主要讨论计算机图形系统完成图形显示任务的原理和方式,并且对图形系统所涉及的主要软件和硬件进行必要的介绍。最后对图形流水线进行介绍和分析。
2.1 图形系统概述

2.1.1 图形硬件
图形显示设备用于观察,修改图形,它是人机交互式处理图形的有力工具。
图形绘制设备是用于输出图形到介质的设备。可分为光栅点阵型(打印机)和随机矢量型(笔试绘图仪)。
2.1.2 图形软件
广义上的图形程序。可分为图形应用软件、图形支撑软件和图形应用数据结构3部分。
若以Pascal语言之父提出的公式“程序=算法+数据结构”来类比,则有
图形程序=图形算法+图形应用数据结构
2.2 图形硬件
2.2.1 图形显示设备
- 阴极射线管
- 液晶显示器
2.2.2 图形显示方式
- 随机扫描显示
- 光栅扫描显示
2.2.3 光栅扫描显示系统
在此系统中,电子束横向扫描屏幕,从左到右,从上到下,一次一行顺次进行。当电子束横向沿每一行移动时,电子束的强度不断变化来建立亮点的图案,构成图像并显示在屏幕上。
光栅扫描显示系统的组成
3部分: 显示器、视频控制器和帧缓冲存储器。其中,显示器屏幕图形是依靠帧缓冲进行刷新的,而视频控制器是负责刷新的部件。
目前常见的光栅显示器主要有彩色阴极射线管与液晶显示器两种。光栅扫描显示系统的结构

2.2.4 显卡和图形处理器
- 显卡
显卡(Video Card, Graphics Card)又称显示接口卡,也称显示适配器。它是主机与显卡之间的桥梁,控制计算机图形输出,负责将CPU送来的图像数据处理成显示器接受的格式,再送到显示器形成图像。
显卡各部分组成及其与周边设备的关系如图所示:

2.3 图形软件
2.4 图形流水线
2.4.1 图形流水线三阶段

- 应用程序阶段一般将数据以图元的形式提供给图形硬件,如用来描述三维几何模型的点、线或多边形。同时也提供用于表面纹理映射的图像或位图。
- 几何处理阶段是以每个顶点为基础对几何图元进行处理,并从三维坐标变换到二维屏幕坐标的过程。该阶段在GPU上进行。目标是确定哪些几何图像可以在屏幕上显示,并把颜色值赋给这些对象的顶点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顶点变换、投影、裁剪、顶点着色等阶段。
- 光栅阶段,屏幕对象首先被传送到像素处理器进行光栅化,并对每个像素进行着色,然后输出到显示器。目的就是给像素准确配色,正确绘制整幅图像。此过程称为光栅化或扫描转换。
2.4.2 图形流水线关键步骤
